English

“强国梦”与人的精神———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863》

1998-01-21 来源:中华读书报 周政保 我有话说

《中国863》(李鸣生著,山西教育版,1997年12月)写的是什么?还得从四位科技界元老———王大珩、王?昌、杨嘉墀、陈芳允说起。老科学家们鉴于历史的经验与世界高技术迅猛发展的态势,深感高技术是关系到国力竞争的大事,中国不能置之不理,因为高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且有与没有,大不一样,但从国情出发,中国只能走“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的道路,强调储备及带动性,并在跟踪世界先进水平的实践中培养人才,着眼于21世纪的前景……强烈的忧患感及历史责任感,使他们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如果抓晚了,等于自甘落后,而且难于再起。于是,他们写下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发展的建议》,并联名上书邓小平,时间是1986年3月3日。3月5日,邓小平读到这份“建议”,并作了如下批示:“这个建议十分重要,找些专家和有关负责同志讨论,提出意见,以凭决策。此事宜速作出决断,不可拖延。”之后,便有了《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纲要》———这,就是已经实施了11个年头的“863计划”。这个计划由国家拨款100个亿,其中包括七个领域的15个主题项目———这七个领域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材料技术。《中国863》这部长篇报告文学所描写、所传达的,就是中国两代或三代科学家为实现“863计划”而展开的攻坚过程。这11个寒暑的日日夜夜,科学家们以感情、才智、直至生命为共和国的高技术发展揭开了新的一页。读了《中国863》,我想每一个读者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谁是国家的功勋,他们就是!整整一个世纪,中国人满怀强国的憧憬与期待,但强国不只是口号,更不是梦。强国需要什么?《中国863》也许是一种回答———其中不仅仅是科学家们的回答,也是一个民族的回答、一个国家的回答。

我不知道作者是在怎样的驱动下萌发这一题材的选择及创作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作者以报告文学的方式触摸科技领域,并不是第一次。他曾出版过《走出地球村》、《远征三万六》、《飞向太空港》、《澳星风险发射》,并被称为“航天四部曲”。由“四部曲”的作者来抒写“中国863”,也许就不是一种偶然了。我曾读过“四部曲”,但如今明显感觉到,《中国863》要比“四部曲”扎实可靠,而情感的传达,也给人以更成熟的印象。或许,《中国863》少了一些“合理想象”的活灵活现,也少了一些“小说化”描写的惟妙惟肖,但无论怎样说,作品在高视野的人事叙述及精神展现中给人留下的真实感或现实感,是对现代报告文学特质的一种接近。或者说,那种平实朴素的描述,恰恰因了其中的真实而更富动人的魅力。当然,对于一般读者来说,他们不是或不可能是“当事人”(或在场者),所以对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往往难以作出即时的最终判断,但感受的可能性还是存在的,譬如大量的“小说化”渍痕严重的临场对话,以及那种全智全能式的、但又失去了采访可能性的人物心理活动,等等,都会留下一些编造的蛛丝马迹。正是在忠实护卫报告文学的真实性这一原则问题上,《中国863》既显示了表达的成熟,也表现出一种感受对象的诚恳,或一种创作态度的真挚———至少是,作者被科学家们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而我们也从这部作品中感觉到了这份炽热的情感。不言而喻,传达这种情感的最好选择或最好方式,便是叙述的全方位的真实。

作为报告文学,壮写中国高技术领域的人物及高技术本身的研究发展过程,绝不可能“为高技术而高技术”,因了作者不是科学家(即便是科学家也抵达不了“全能”境界)的缘故,也注定了作品在高技术本身的描述方面所面临的限度或范围———作品的描写对象是高技术领域,不触及高技术是难以想象的,但触及到怎样的程度,即在作品的全部叙述中,关于高技术的介绍性描述应处于怎样的位置,也就构成了一种挑战———显然,《中国863》不是或不仅仅是一部描写“863计划”实施进程的书,而是或主要是一部写人的作品,或一部揭示中国科学家精神世界、并从中感受到中国人的生存状态及情感走向的报告文学作品。不难见出,人、精神、情感、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的追求或无奈,才是《中国863》的全部叙述所向往的彼岸。

在纪念“863计划”实施10周年的宣传活动中,我曾为“863”系列电视片作过撰稿,因而对《中国863》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并不陌生,并感觉到作品之于人物的选择及刻画脉络的安排,从总体上说是吻合题旨追求的。且不论对于四位“上书元老”的描写,就说对于宋健、对于朱丽兰的个性,作品也从高技术的视点上作出了相当出色的刻画与展现。作为国家科委的副主任,朱丽兰是“863计划”的“领头羊”,但她又是一位女科学家,一位成就斐然的高分子化学专家,一位科技领域的名副其实的“公仆”。《中国863》的第二章《举起中国一面旗》的主要内容,便是朱丽兰的“其人其事”或所作所为———作品的描写恰如多元的光束照亮了这位杰出女性的性格,显得生动明丽而充满魅力,譬如她的人生阅历,她的吃苦耐劳,她的雷厉风行,她的细腻睿智,她的管理才能,以及那种“不像”领导的领导风格,都给人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在我看来,“领头羊”的这种性格体现,正是中国“863”高技术领域的一种精神象征。或者说,“863计划”之所以可能获得迅猛有序的落实与推进,那透过朱丽兰的描写,是可以感觉到其中的缘由的———不是别的,就是人的品格、人的精神、人之于科学所拥有的潜能及在特定环境制导下所可能的爆发力量。

《中国863》所刻画的科学家,确是一些功勋卓著的杰出人物,如袁隆平、侯云德、吴?、陈章良、强伯勤、蒋新松、李耀通、吴澄、汪成为、李国杰、邬江兴、柏富东等。我注意到,作品在描写这些人物的时候,虽以人的精神与品格为轴心,并意识到了人生阅历与“863”高技术探研业绩的结合,但还是写出了人物个性的各自的特点及奉献的侧重面,而且还携有强烈的时代气息。也许是袁隆平的研究课题与我们的生存根本具有最为密切的关系的缘故,这位世界性的“杂交水稻之父”给人留下的印象是难忘的:不仅仅是他的坎坷曲折的人生旅程,更重要的是他那种持久的吃苦精神,那种淡泊名利的人格、那种像农夫一般浸泡在田间的科学家作风,那种一心想着为人类解决吃饭问题的博大胸怀。《中国863》还写到了两位“累死”的科学家,一位是蒋新松(首席科学家),一位是李耀通(专家组组长),他们都是自动化领域的杰出人才及带头人。蒋新松“累死”时66岁,而李耀通才53岁。他们的拼搏精神及不知疲倦的献身态度,自然是令人敬仰与钦佩的,但他们在不该倒下时却倒下了这一事实,确让人产生出许多充满痛楚的联想……实事求是地说,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写得最富新意、也最具时代感的,是作品的最后三章,即《越过传统的围墙》、《信息走进你的家》、《中国不是懦夫》,其中写到了陈章良、吴澄、汪成为、李国杰、邬江兴、柏富东等几位人物。这些科学家挣脱了历史性的禁锢,他们给“科学家”这一概念注入了强劲的活力及全新的解释。他们是科学家,但又不仅仅是单纯的“科学”的“家”;他们走出校园、走出书斋、走出实验室,以从未有过的新装束、新姿态,把“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变为一种富有良性循环色彩的实践。譬如陈章良,这位26岁就是北京大学副教授、34岁出任北京大学副校长的科学家,所走的便是一条与传统学人完全不同的科学道路: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积极投身于改革的潮流,有针对性地开展项目的科研活动,并在“产业化”的艰辛旅程中迈出扎实的步伐。老一辈科学家钱学森曾说:“现在搞高科技产业化,其难度并不亚于我们当年搞‘两弹一星’”。但在事关国力强弱的高技术竞争中,科学家们保持了知难而上的姿态。他们的目光不仅迅速投向高技术本身的跟踪、研究、创新、发展,投向“突出重点,有限目标”的战略性估测与选择,而且始终如一地盯着与国家利益、与民族兴旺相关的“产业化”目标———无论是智能计算机的开发,还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研究与运用,或者是涉及国家通信命脉的大容量程控交换机的研制与生产,都在“产业化”的征途上树起了一座座让人敬仰的丰碑。他们的杰出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科学家的形象,并使人想到怎样的人才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不仅仅拥有知识专长,而且是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力量,或者说,“知识分子”是一个热情投入社会变革、积极参与改变国家命运的具体进程的特殊阶层。我们不难从《中国863》的描写中感受到,所谓爱国主义精神或强国理想,在这些科学家(或知识分子)那里,绝不是一句空话,更不是一种挂在嘴头上的口号,而是一种浸透在血液中的感情,一种与科学事业、与国家前途融为一体的人的精神。我之所以说《中国863》所传达的精神具有时代气息,那是因为读者从这些科学家的生命旅程中,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如邓小平的批示中所说的“不可拖延”而必须奋起直追的紧迫感,或一种背水一战的决断气概,甚至是一种交织着焦灼与忧患的世纪性悲壮。我感到,这是《中国863》的重要特点之一。当然,这种紧迫感与悲壮感的产生,与作品在张扬科学家的拼搏精神的同时,不回避矛盾、不回避“自家”的短处,具有某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实际上,矛盾或“短处”是不必回避的,因为“863计划”的出台,其本身就是一种沉痛的反省,一种尴尬与无奈之后的觉醒。就此而言,《中国863》的作者是明智而富有理性的,因而作品也就多了一些与众不同的冲击力。

不过,《中国863》也留下了令人迷惑不解的缺憾,尤其是具体人物的选择及描写的不均衡、不完整。全书所涉及的重要人物,除了因“上书”而促成了“863计划”的四位元老,以及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与作为“863计划”具体牵头人的国家科委副主任朱丽兰之外,其余被重点刻画的人物,仅限于生物、自动化、信息三个领域的科学家,而另外四个领域(航天、激光、能源、材料)的科学家则在《结语》中被一笔带过。这是不是一种仓促上阵之后的无奈呢?或是因了科技情报的保密或所谓“种种客观原因”而故意略去了那些本该重彩抒写的“无名英雄”?也许,生物、自动化、信息三大领域的成就要显赫一些,“产业化”的程度也比较高一些,但其他领域的高技术进军,也同样留下了许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我虽在前面说过,《中国863》不是一本“为高技术而高技术”的书,而是一部写人的作品,一部传达人的精神的作品,但疏略了航天、激光、能源、材料领域的(也许更为精彩的)“故事”及人物,毕竟是一种遗憾。虽然作者在《后记》中提及了这种遗憾,但终于没有解释这种遗憾。于是我想到,《中国863》是不是还有“续卷”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